一、产业学院概况
2020年7月22日,山东省工信厅与山东省总工会、山东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发布文件《关于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,打造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意见》(鲁工信培[2020]114号)提出:“支持企业公共实训基地办学,以企业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,利用自身设备、技术、资金、人才优势,发挥企业在行业上的影响力,举办或参与举办具有特色的、专业性、技能型职业(技工)院校,兴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”。
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锐学院是由山东省教育厅批准,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、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、山东新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公办混合所有制学院,也是一所全日制的智能制造特色学院。
学院依托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品牌资源优势、山东新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资产、资金及技术优势,深化高职教育运营机制改革,创新育才模式,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,为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做出贡献。
二、建设情况及成效
1.师资与课程建设情况
学院拥有一支“理实一体,专兼结合”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,办学实力雄厚,治学严谨,拥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学队伍:专任教师40人,其中教授2人,副教授14人,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29人,在读博士1人,双师素质比例80%以上。山东新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引进了乌克兰外籍院士蒋华林,清华博士史清宇、胡斌等,长江学者李文龙及多个教授、全国技术能手,师资力量雄厚。
学院深化教学改革,注重内涵建设,建成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,省级精品课程1门,院级精品课程5门,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,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4项。
2.实习实训平台建设情况
信锐学院实习实训基地依托于“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”,该基地截止2023年底累计投资5100万元,实训场地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,年培训能力达5000人次。
基地设备总投资3165万元,包含八轴多功能柔性加工中心、焊接应用工作站、点焊应用工作站、雕刻应用工作站、机器人码垛应用工作站、机器人视觉分拣应用工作站、维护维修应用工作站、ABB标准应用工作站、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51套线体,另外,还包括3D打印实训设备、维护保养平台、机器视觉实训设备、八轴多功能焊接实验中心等已经完成安装、调试。
3.产学研平台建设情况
引进潍坊海之晨人工智能有限公司,研发方向为机器人3D视觉研发、机器人自动化集成;引进潍坊滨投斯瑞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研发方向为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;设立SMT表面贴装实训室,专注于集成电子线路生产制造、智能产品研发、电子产品整机生产、与本地院校合作进行SMT专业技能人才培养、实训和输出。此外,潍坊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、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等线上综合服务平台,调动了各类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合作的积极性,推动产教体系建设、信息共享、技术装备创新应用和标准规范统一等方面工作。
信锐学院打破原有学科、专业间的壁垒,促进学科与专业的深度融合,将机械、电气、智能技术等与学科教育成功契合,形成群体优势突出、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、有示范引领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格局。创新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,将学院建在园区,将专业设在工厂,实现专业教师与产业教师共通、专业教材与实践教材共融、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存,学校的师资优势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共享。
2022年信锐学院成功入选首批潍坊市现代产业学院,联合智能制造系申报并入选潍坊市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,协助智能制造系成功举办2022年山东省“技能兴鲁”职业技能大赛—山东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职业技能竞赛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赛项。
三、优势特色
1.“园区入驻”。信锐学院由新锐机器人公司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,将学校入驻科技园区,建成与专业对应的实习实训基地,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训岗位。
2.“设备共享”。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教学设备,建立实训基地,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,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。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互补和共享,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,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。
3.“技术推广”。由新锐机器人公司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(企业产品),以信锐学院教师为主体针对本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、新技术应用培训。通过这种合作,学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培训,掌握了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,而企业则达到了发展潜在客户的目的。
4.“校企共训”。将新锐机器人公司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院,双方共同组建培训团队,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。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,使学院的课程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,同时扩充了教师队伍。
5.“双向互融”。围绕人才培养、教学资源、实训基地等开展教学计划,解构、重组、序化人才培养过程,穿插进行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,形成“识岗-跟岗-轮岗-顶岗”四个阶段,完善“双向互融、四阶递进”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。
CONTACT US